 “小满枇杷半坡黄”,初夏时分正是枇杷成熟的季节,放眼望去满树灿黄。6月4日,上海市农业科学院林木果树研究所在上海崇明绿华农贸总公司河口果园内组织举办枇杷新品种现场品鉴会。上海市林业总站站长杨储丰、崇明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主任黄卫峰和上海市农业科学院林木果树研究所研究员张学英出席此次品鉴会,本市农林业技术部门相关人员和近30位种植户参加品鉴会。 
本次现场品鉴会展出的枇杷新品种为红肉品种“火炬”和白肉品种“月光”。张学英研究员依次对这两个品种的习性特点进行了介绍。“火炬”枇杷果型大,汁多,在崇明地区其平均单果重可达60 g以上,可溶固形物含量为11%左右,口味酸甜,风味浓郁,丰产性好,抗性佳,耐储运。“月光”枇杷果型较“火炬”小,平均单果重为35 g左右,可溶固形物含量为12%左右,果肉细腻多汁,酸甜适中。随后,张学英研究员在果园内向果农们现场介绍了枇杷的修剪、施肥和疏果等全年栽培技术,并建议果农每花序留2个果进行“火炬”品种疏果。 
上海市林业总站杨储丰站长在现场品鉴会中表示,枇杷在上海栽培面积已达1861亩,其成熟期与四大主栽果树树种成熟期错开,栽培管理上也相对省工、省力,唯一存在的问题是,花期时正好遇到冬季低温,进而影响产量。枇杷新品种如果能克服花期低温问题,将成为本市经济果林的优选树种之一。杨储丰站长还介绍了本市新一轮经济果林政策,现场回答了果农提出的关于政策实施方面的相关问题,并鼓励果农们用好林业政策,积极推进本市经济果林规模化和标准化建设。
|